close

2009.2.28()

從甘谷街走到民生西路在塔城街口見到土黃色的三十年代的洋樓

 

    朋友阿咪子傳來的好訊息,有個免費的找茶活動在大稻埕,因為跟古蹟有關的行程使我很快的回覆報名參加,很巧的在2月28日這天來到228事件發生地附近,來做茶葉發展的舊地巡禮。早上9:00就來到台北市茶商業茶葉公會報到集合,每人領到一只紀念的白色瓷杯及導覽手冊,紀念杯做為等一下喝茶用。

    主辦人為我們介紹茶葉的發展史,並瀏覽公會裡茶的相關文物展覽,內容有1900年台北茶商公會輸出國外獲獎的獎狀、早期台灣烏龍茶的包裝、美女廣告畫的海報,之後便開始展開今天的找茶行程。

    台灣的茶葉自1868年英國商人John Dodd在大稻埕設立製茶據點後,並將台灣的茶業輸出國外,開啟的台灣的茶葉傳香世界。在1865年John Dodd經台灣的買辦李春生的協助下,開始鼓勵淡水的農民改種植茶樹,1866年引進安溪茶種並加以改良,1867年試銷澳門獲得反應良好的鼓舞,於是在1868年正式在大稻埕設立茶廠,1869年便以「Formosa Tea」的商標直銷紐約後,聲名大噪,於是打響台灣烏龍茶的名號,大稻埕的貴德街成為「台灣第一茶街」,如今在大稻埕都還留存許多李春生的龐大家業,可以想見茶葉在當時為台灣帶來豐厚的利潤。~以上節錄自台北茶人故事~

位於西寧北路791號的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在西元2000年由推展台灣本土文化不遺餘力的「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正式成立的「台原大稻埕偶博館」。西元200511月正式進駐由林柳新夫人石錦華女士所捐贈的位置西寧北路的現址,並正式更名為「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此博物館已具備典藏、展覽、表演、推廣教育、學術研究的功能,不僅傳承傳統文化、透過創意製作出屬於現代的偶戲表演,還要推廣到全世界。有空閒暇時,可以來此看展覽、看表演,為這些保存台灣文化的藝文界有心人鼓舞打氣。

 

   

李臨秋(1909-1979)的故居


台灣歌謠「望春風」、「四季紅」的作詞家-李臨秋(1909-1979)的故居,位於西寧北路864號。

指定理由:李臨秋先生為「望春風」、「四季紅」等多首臺灣著名歌謠的作詞 者,係臺灣流行歌謠史上重要代表人物,其創作亦為珍貴之無形文化資產。本建物作為名人故居當可展現其歷史及藝術價值。



千秋街店屋竹節狀的水管裝飾,奇特的景緻是水泥塑形的竹節竟然長出綠葉

 

李春生基督長老紀念教會建於日治時期昭和51930),李春生協助英國商人John Dodd發展烏龍茶,並推廣台灣茶業貿易,並成為台灣的重要產業之一。

 

位於貴德街51,53號的市定古蹟千秋街店屋(摘錄自台北市文化局文化資產)


簡介大稻埕係台北都市發展的起源地之一,與艋舺、台北城歷史上合稱「台北三市街」,大稻埕因緊臨淡水河,是盛極一時的繁華港埠。其中,貴德街日治時期稱為「港町」,為大稻埕地區重要街道之一,是當時大稻埕最主要的茶業製造加工中心。
兩連棟建築物為2層樓建築,屬簡約磚造街屋,2樓部份開高窗,外牆清水磚大致完好,仍保留原有陽台、天井及竹節式落水管等,屋頂格局完整,而為防淡水河淹水而加高地基,表現建築地區性。

指定理由:

1. 劉銘傳新政時期在大稻埕港區所規劃市街(千秋街)之相關建築,依歷史及建材特  色推論為清末日治初之建物,見證台北早期淡水河運繁榮,呈現洋行茶商聚集之街屋特色。

2. 建物沿古街,為防水患與方便卸貨,騎樓提高3尺,為北市罕見之特色。建物在日治時期開雜貨店,店內至今保存古老櫥櫃設施,具早期商業文化之特色。

3. 本區周邊多為歷史文化遺跡,如港町文化講座、李春生紀念教堂、陳天來宅、李 臨秋故居等,並蘊藏豐富人文軼事,如林本源家、李春生、辜顯榮、廖添丁等,有助於了解台北早期發展歷史。

陳天來故居一棟精雕細琢的華麗建築,行經此地很難不停下腳步觀賞它的美

位置貴德街73

簡介:建築現況仍維持相當完好,屋內傢俱保留完整,仍能呈現初建時期興盛風貌。尤其建築形式展現大正年間街屋形式,建物規模雖小,但也展現極精緻之細部裝修工藝,為典型上層商人住屋的代表。

指定理由:

1.本宅創建者陳天來先生為臺北茶葉發展過程重要人物,且陳氏家族人才輩出,在近代臺灣政治、經貿及文化史上有其顯著貢獻和代表性地位,此建物為其事業高峰之傑作與重要見證!

2.建築展現1920年代臺灣多元特色之近代建築風格,建材優良且精緻之細部裝修工藝為經典之作,深具建築美學價值,空間功能配置反映茶商當時生活文化,為典型上層商人住屋之代表。

此建物作為大稻埕全盛時代茶商名人聚集宴客的歷史地點,見證陳氏家族發跡興盛歷史,且作為臺北茶葉發展史、貴德街茶行史及臺北建築史之重要紀錄。(摘錄自台北市文化局文化資產)

 

迪化街中街北段的牌樓厝精緻雕琢的巴洛克式風格的樓厝立面見證商業活絡的年代


迪化街60年代的鐵皮手繪招牌,褪色的招牌不減其古樸之美



保安街的行號其木框門板型式,在台北市區已屬難得一見古意的大門風格

 

紅磚建造華麗的葉宅:

高職時期常常從回家公車的窗戶上仰望這動紅磚建築,雖然架滿了雜亂無章的廣告招牌及棄置的鐵框,卻不能減色,從破舊當中窺見其華麗年代,引人幾許的幻想。

位置:台北市重慶北路二段172174號。

簡介:興建於1926年,落成於1929年,堪稱為大稻埕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代表。此建築原為當年經營鳳梨罐頭之葉家宅邸,後經酒家、報社及出版社的變遷。1997年北福機構買下此產權籌建現代化大樓,與台北市政府多次協商後,決定以歷史性建物方式保存保安街的立面排樓,透過台北市都市更新及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的協助,使其成為全國首見結合現代化設計及歷史建築物保存更新模式之典範。(摘錄自大稻埕找茶趣)


精製茶風選機在分茶箱內利用風力使茶葉按輕重進行選別,並剔除非茶物質。


有記茶行的傳統炭焙屋焙籠的功用是傳統茶葉乾燥設備。茶葉均攤於籠內網上,以炭火為熱源,透過炭灰層的厚度控制溫度,每隔3~4小時應翻焙、換焙,以均勻火候。


        這個行程我們參觀了三間茶行,並且拿著茶葉公會贈送的純白色的磁杯試喝了幾種茶,甘醇可口,以下是我們這次參觀的茶行:

1.      寶記茶行:台北市保安街82 http://www.botontea.com.tw

    「寶」島茗茶產松柏,「記」取祖傳製茶馨;茶農出身的寶記,創始於50年初,每到收成期間,一曬、一搖、一炒、一揉,在汗水中努力的製茶,代代相傳下馨香了台灣數十年。茶園是位於阿里山的隙頂,茶農的辛勞是每天到自家的茶園走走看看,就像種稻的農夫也要每天的巡田園,因為自己心血所孕育出的好茶,在自我的期許下,逐漸的提升茶的品質,並建立良好的信用,這是寶記的理念。(摘錄自大稻埕找茶趣)

 

2.      惠美壽茶葉有限公司:台北市寧夏路115 http://abctea.com.tw

      設立於1975年,母公司位於新竹縣橫山鄉的沙坑茶廠,為台茶產製銷一文化大廠,同年於台北設立惠美壽茶葉有限公司從事內銷部門,及加州洛杉磯設立分廠,該公司內銷台產各區茗茶、各種茶包、綠茶粉…。(摘錄自大稻埕找茶趣)

 

3.      有記名茶:台北市重慶北路26426 http://www.wangtea.com.tw/

       有記名茶來自鐵觀音之鄉的福建安溪,傳統的製茶之家。清光緒年間在泰國設立王有記茶行,日治時期在大稻埕設立精製茶廠,於1975年在台北濟南路設立第一個內銷門市。以誠信道德經營茶業,特別注重茶葉精製加工過程的揀枝、焙火、拼配、分級等,以符合消費者的需求。現在的重慶北路茶廠被台北市政府鑑定具有歷史資產保純價值,除了保留古早的茶廠設備之外,二樓古意盎然的清源堂還不時的舉辦南管等藝文活動,將茶與藝文活動做一個最佳的結合。(摘錄自大稻埕找茶趣)

 

台北大稻埕找茶趣 http://www.taipeitea.org.tw/findtea/con1.html

週邊好康景點 http://www.taipeitea.org.tw/findtea/t3.html

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http://www.taipeipuppet.com/about.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