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20()

 

 西元2000年到法國的羅浮宮一遊,受到『愛神與賽姬』大理石雕像所吸引,這座純白滑淨、栩栩如生的雕塑闡述著「愛情不容存疑」、「愛情與心靈合一」的唯美愛情神話故事,其作者是新古典主義雕刻盛期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安東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 1757-1822)

 

 因為卡諾瓦的傑出作品『愛神與賽姬』讓我去研讀希臘羅馬神話故事的愛神與賽姬篇,因為『愛神與賽姬』讓我搜尋安東尼奧‧卡諾瓦的生平事蹟。

 

 在巴黎時,我跟本不知道卡諾瓦不是法國人,『愛神與賽姬』矗立在羅浮宮的一隅,走進展覽室,驚見夏日的陽光穿透玻璃,一對白淨的愛侶閃閃耀眼,吸引我趨近端詳。自然光呈現明暗對比,每移動步伐又是一種姿態,人與神的愛情故事,展翅迎向仙界。

 

 就在2007年將前往義大利自助旅行之際,搜集各方的旅遊資訊,在書上看到卡諾瓦的名字就聯想到2000年巴黎羅浮宮的『愛神與賽姬』,起初還存疑是否為同名同姓的藝術家,再上網搜尋確認沒錯後,使我更堅決的一定要前往聖方濟榮耀聖母教堂朝聖。

 

安東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

西元1757年出生於義大利東北部Treviso省的Possagno,幼年喪父,母親改嫁,由也是石匠的祖父撫養長大。耳濡目染下於西元1768年進入Torretti雕刻工作室開始了雕刻的藝術生涯。

西元1776年成功的完成尤里迪斯及奧菲兩個神話人物,也首次在威尼斯開設雕刻工作室。

西元1779年在威尼斯完成迪達魯斯和伊卡魯斯,這個作品不僅為他獲得榮耀,也贏得前往羅馬的旅費。

西元1783年的作品特修斯與邁諾陶,成為新古典主義雕刻的典範。

西元1787年完成羅馬至聖宗座大教堂的克雷芒14世教宗墓座雕刻。

西元1792年完成聖彼得大教堂克雷芒13世教宗的墓座,此時古典主義的雕刻更精進。

西元1793年完成以愛情為主題的雕塑『愛神與賽姬』,這件迎接情郎的雕像表現出張力的獨特創意風格,吸引觀者目不暇給,彷彿賽姬復活了,神仙眷侶展翅奔向天界。

西元1801年完成珀爾修斯帶著曼杜莎的頭作品,現存梵諦岡。

西元1802年完成拳師作品,現存梵諦岡。

西元1805年在維也納完成奧古斯汀教堂的瑪麗亞‧克里斯蒂娜陵墓的雕刻。任教皇國美術和古物總監。

西元1808年接受拿破崙的邀請前往巴黎,完成勝利的維納斯作品,這是他晚期的作品,為拿破崙的妹妹寶琳娜‧波格塞公主所作的雕像,把女神與當代人物融合為一,精緻細巧,流暢的線條,成為他晚期創作的巔峰作品。

西元1810年任職羅馬聖路加學院院長,以此職渡餘生。

西元1811年完成兩尊巨大的拿破崙雕像,一件現存米蘭的布雷拉宮繪畫陳列館,另外一件存放倫敦威靈頓博物館。

西元1815年前去倫敦對埃爾金雕塑提出自己的意見,圓滿完成去巴黎的使命,為教宗受封伊斯契亞侯爵的稱號。

西元1819年完成聖彼得大教堂的斯圖亞特紀念碑。

西元1820年完成喬治‧華盛頓紀念碑,他將華盛頓的石像雕著羅馬式服裝,這座矗立於北卡羅來納州首府洛利的雕像,燬於1830年的火災。

最後卡諾瓦安葬於Possagno,那是由自己設計模仿羅馬萬神廟的神廟之中。

 

    從旅遊書籍得知「聖方濟榮耀聖母教堂」有卡諾瓦的墓陵,為了憑弔這位新古典主義雕刻大師,讓我放棄下午冬陽燦爛的嘉年華盛會,和Tracy穿梭於San Polo區的曲徑小巷,前往「聖方濟榮耀聖母教堂」。

 


搭乘交通船在San Toma下船,我跟隨熟路的Tracy,依循威尼斯的路標,順著箭頭前往此行的目的地威尼斯的名人祠堂,看到「CAMPO DEI FRARI」,代表「聖方濟榮耀聖母教堂」已經在不遠之處了。

 


google地圖所搜尋「聖方濟榮耀聖母教堂」的位置。

 


位於San Polo區的「聖方濟榮耀聖母教堂」,前面的腹地廣場不大,教堂前還有小河流過,想要拍到全景,必需使用廣角鏡頭。

 

聖方濟榮耀聖母教堂(Basilica Santa Maria Gloriosa dei FRARI)

地址:Campo dei Frari, San Polo Venezia

網址:http://www.basilicadeifrari.it/italiano/basilica_dei_frari.html

           http://www.savevenice.org/site/pp.asp?c=9eIHKWMHF&b=6763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